
你的位置:亿德体育官网入口下载 > 新闻动态 >
发布日期:2025-04-16 05:49 点击次数:168
秦朝灭亡时,老秦人的正规部队在忙什么?为什么不救国?
最近中国“网络史学界”总有一种论调在不断叫嚣,那就是:项羽灭秦的时候,与他交战的秦军主力只是章邯临时组建的“囚徒军”,根本不是秦朝原本灭亡六国的正规军队。
号称百万雄狮的秦朝正规军有三十余万正在镇守北部边疆,防卫匈奴;还有另外的五十余万在攻克百越,后来成为了南越武王赵佗与汉朝对抗的倚仗。
这种说法虽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仍然有失偏颇。
大厦将倾,保家卫国的秦军正规部队怎么可能做事不管,眼睁睁看着自己拼死拼活建立起来的国家就这么灭亡呢?
展开剩余84%这种说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现代人对秦军战斗力的极速下降产生了怀疑。
秦始皇一统天下,横扫刘国才过去了短短的十五年,就连昔年的六国斥重金打造的正规军都在他们面前不堪一击,为什么一群农民起义军却能给他们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呢?
其实,秦朝一统江山之后,这些骁勇善战的老秦人并不是消失了,二是被分化了。
1.镇守北大门的:蒙家军秦始皇一扫六国之后,功成名就的他认为内部矛盾已经肃清,六国之人已经完全臣服了。
这个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就开始逐渐显露出水面。
而因为游牧民族的“行踪诡秘”的特性,彻底击败他们又需要极长的时间,所以秦朝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令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蒙家军挥师北伐,一举将匈奴赶出了北方,收复了河套地区。
之后,秦始皇又不断发配人民,修建万里长城,用来防御。
也是因为这些举措,这些秦朝精锐王牌部队,三十万的蒙家军就成为了北方最为坚固的“城墙”。
后来,蒙恬因为赵高的迫害而被杀害,失去信仰的蒙家军战斗力暴跌,虽然在王离的率领下勉强回到了中原,但却不是崛起的将星项羽的对手。
2.分化精锐,作为各地镇守,封官加爵。秦朝实行军功爵制度,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立下赫赫战功的老秦人自然不会被秦始皇亏待。
为了对六国广袤的土地实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也为了封赏这些立下不世功劳的秦朝军人,秦始皇将他们大量派遣到地方,担任官职。
这一举动虽然大大加强了秦朝对东方六国的管控力度,却也极大的削弱了秦朝军队的战斗力。
而且因为这些地方守备军只有长官是秦人,而士卒全部都是六国本土人民,所以他们的忠诚度极低。
这也就造成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时候,经常发生部队杀长官起义的悲剧。
3.征服南越的百越军团公元前219年,也就是秦始皇刚刚一统六国的两年之后,好大喜功的嬴政便发动了开疆拓土的南越战争。
第一次:由大将申睢率领五十万秦军,企图一举攻破。
初期,号称虎狼之师的大秦军队势如破竹,夺去了许多土地,可后来由于战线过长,补给不足与南越相持不下。
占据地利的南越土著趁秦军劳师远征、水土不服,在一个浓雾的清晨发动袭击,用毒箭头杀死了申睢。
群龙无首的秦军军心大乱,大败而归,三分之二的秦军永远的埋骨于此。
可遭遇挫折的秦始皇却并未善罢甘休,他又召集了十二万秦军,与之前剩下的军队汇合,一举击破了南越,并在此设立了象郡、南海郡和桂林郡。
这两次远征虽然彻底征服了南越,却也损失了三十多正规秦军。
而秦朝灭亡的时候,拥有五十万秦国虎狼之师的南越最高统治者赵佗却因为路途过于遥远选择了见死不救。
综上所述,秦朝灭亡之时,并不是所有的老秦人都没有选择“见死不救”,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一时间没有把他们整合在一起。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秦朝中央一时之间竟然无兵可调,只能让章邯率领本来打算修建骊山陵墓的“囚犯”临时组成了军队。
但这并不代表,老秦人没有参战,章邯的“囚徒军”被项梁击败之后,秦二世也派出了流散在各地的正规秦军。
也是凭借这些骁勇善战的老秦人,章邯最终反败为胜,项梁兵败身死。
巨鹿之战,与项羽作战的二十万秦朝正规部队几乎都是由各地老秦人和王离从北方急匆匆赶回来的秦朝正规军组成。
只可惜由于北方王离率领的秦军本就劳师远征加上仓皇应战,主帅蒙恬还未战先死,导致士气低落。
这些本应该成为大秦最后一道防线的老秦人最终被项羽击败,坑杀于新安。
因此一战,除了南越五十万军团可以神兵天降以外,老秦人再也没有了翻盘的资本。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史记》《战国策》《二十四史》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布于:四川省